元宵節那晚,我們吃飽飯後,騎車繞到了永和的仁愛公園看燈會,踏著被眾人踏平踩爛的濕軟草坪,站在大看版前猜燈謎,數十公尺外的舞台上,不知名的藝人一曲接一曲唱著歌,鮮紅色的塑膠圓板凳隨著人群移動四處亂散。美名為燈會,但燈籠前的人潮卻比公園外的夜市攤販少了許多。就連我們也沉迷了,花了100元挑戰九宮格棒球賽,好在幸運贏回米老鼠鬧鐘,大耳朵上還可以卡入照片呢!
大概在國中前,一直都有元宵提燈籠的習慣,社區會在晚上7點過後熄掉路燈,讓孩子們可以提著燈籠一路亂晃。當時的燈籠是點蠟燭的,印象中拿過爸爸親手用奶粉罐做的,沒有流蘇也沒有漂亮提把,只是將穿過奶粉罐的鐵絲纏繞在免洗筷上就完成了,現在回想很不可思議,這樣儉樸的事好像應是更古早的事,但卻切實的發生在我的童年中,莫非我的小時候已是劃入「過去」的那個時代了?
除了奶粉罐,當有陣子學校或社區也會發放紙做的燈籠,同樣是點蠟燭的那種,但因為大量發放,廉價的材質非常「易燃」,當風大時,看著裡頭的燭光危顫顫,時時都得停下來護著火才行。
再大一點,裝著電池的燈籠已是非常常見的玩具,塑膠殼的外表定是五彩繽紛,裝著電池的提把連結電線,半透明的色澤,可以隱約看到懸掛在內的小燈泡晃來晃去,第一次拿到時,我開心的邊跑邊晃,贏過一些還拿著蠟燭燈籠的孩子!只是那時家裡威脅,若是電池沒了也不給裝新的,所以走到明亮點的路段時,我總是趕緊關掉開關,節省著用!
那時學校每過寒假後,第一堂美勞課的作業總是燈籠,長長的細竹片必須泡在水中軟化,才能在折彎時不斷裂,然後再用鐵絲或膠帶纏繞固定出形狀,最後再以竹片上沾滿白膠,糊上玻璃紙。雖然很小心了,但還是常常聽到「啪斯」的斷裂聲搭配著慘叫,若是斷得多了,就會產出四四方方的骰子型燈籠,圓形的作品,是技巧高超、耐心十足的同學才能有的榮耀。
好在後來升上國中時,材料已改用粗鐵絲,約比鉛筆稍細,全用白紙膠捆住,除了玻璃紙,也可以用透光性不錯的棉紙,讓我們製作燈籠的過程減少了不少挫敗,只是好像也沒那麼好玩了。
就像現在的孩子比起一般的燈籠樣式,更喜歡發亮的頭飾、光劍造型。沒那麼可愛了。
關於燈籠還有件事讓我印象深刻,在某年的馬年燈會時(約莫8歲時?),媽媽帶著三個孩子,大老遠坐著公車到中正紀念堂去,有種鄉下孩子開眼界的感覺。那晚非常的擁擠,根本沒心思看懸掛在上方的燈籠,從頭到尾我和姐姐、哥哥都沒放開過手,緊緊拉著彼此。
當主辦單位開始發放免費燈籠給孩子時,全場的父母彷彿都著魔了,緊緊拉著孩子的手給發放的人看,我只記得手臂被媽媽扯著向前,但頭、身體與四肢卻是卡在人牆外,幾乎懸空,又痛又難受,快要窒息。好不容易三個孩子都拿到燈籠後,我們都累壞了,在回家的公車上睡得很沉,昏昏沉沉被媽媽拉下車時,才發現我將燈籠忘在公車上了,累積一晚的疲累與憤怒讓媽媽氣到快流淚,雖然日後我在公車上還是不斷的忘了東西,但沒有一個像那晚的燈籠那麼讓我懊悔。
去年的元宵,我買了三盒湯圓回家,一直到年底才發現始終沒煮完,早已過期。
今年,逛完燈會回家的路上,賣湯圓的店家都已售鑿,心一急,回家硬是用電鍋煮了湯圓來吃。
某些習慣或是生活方式,隨著日子前進一直在變,更便利或是更花俏,也可能更簡化,只是某些時候,試著回到過去的習慣,也很好。
--
這只是個人對元宵節的murmur,太久沒寫文章了,對大家很抱歉!未來會繼續努力。
2008年2月27日 星期三
提著燈籠
張貼者: 09:27 於 星期三, 2月 27, 2008 1 意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