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4日 星期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剛從台灣返美,紐約大學好友,久未搭大眾捷運,走下沒空調地鐵站,熱氣蒸騰,攝氏四十幾度高溫,妝全花,鼻頭斗大汗珠直冒,火車轟隆進站,車廂門啟迎面而來勁涼冷氣,彷彿赤道到北極。她大喊:「為何紐約衝突對比一直這麼強烈!」

格林威治村小劇場,演出「No Child」,藝術家一人分飾十多角,談都市底層教育問題,沒有人想教的中學生,一間官僚學校,一個充滿熱情的老師,故事同春風化雨情節,不同的是一人表演,她一下子演初出社會女教師,一下子變換成十五歲型態各異男女青少年,一下子演學校廿年老工友。著白衣藍褲,上台後便無下台也無冷場,故事紐約基點,深切表達,根深柢固社會、家庭、種族、暴力問題,各方拉力撕扯,被環境逼迫的無法用孩童天真心情看世界的無奈。

更深刻是一句台詞,震撼又諷刺:「坐上六號線地鐵,只要十八分鐘,你就能從全美國最富裕光鮮亮麗的第五大道上東城區,到全美最貧窮、暴力、毒品氾濫的南布朗克斯區(South Bronx)。」

看過一書,尚無中譯本(On The Outside Looking In-- A Year in an Inner City High School),記者(Christina Rathbone)從主流價值,走入都市底層高中,紀錄一年,克莉絲汀‧雷芙寶天天跟高中生上學,跟他們交朋友,甚至了解每人家庭狀況、困境。當過記者的人便知,要持續不斷紀錄一個地方、一群人,要奉獻多少心力精神,有時搞不清楚自己還能置身事外嗎?

她(Rathbone)說離開紐約西區高中,闔起一年筆記,太沉重,幾無法提筆,只好遠遊,才有勇氣回顧書寫歷歷。

書從西區高中校長愛德華(Edward Reynold)蹲地,洗刷牆壁塗鴉寫起,暗示此所高中的環境及情況,此高中乃學生最後機會,少年少女被轉學多次,無學校願收,有的超齡(大於十八),有的不足齡(小於十四)。被流放主流社會邊疆的少年,童年記憶極其傷痛,日子繼續艱難,他們性本善卻難免憤怒、與世界格格不入;行為乖戾,絕非毫無來由。

15歲的納歐咪從小被毒打,父親潑她一整鍋熱湯,13瑞契兒已被繼父強暴多年,媽媽常因吸食海洛因正high,根本不知道她發生何事,馬尼小小年紀是個藥頭,他父親有藥癮。

聰明上進,愛畫畫的喀麥隆移民小男孩雷喜,天天從頭到腳都著亮橘色衣鞋,有個凜冽冬日,仍穿薄棉橘外套的雷喜發高燒,老師要他先回家休養,記者克莉絲汀‧雷芙寶主動提議帶男孩回家,才從小男孩吞吐中,發現他無家可歸。小男孩說:「你問我住在哪裡?我家在哪裡?我住在布朗克斯區(Bronx)、南布朗克斯區(South Bronx),在貝魯克(Baruch)、史坦頓島(Staten Island)、偏遠皇后區(Corona & Elmhurst),因為媽媽從一個收容所遷到另一個收容所,我讀過一間、兩、三、四、五、六、七間高中,現在先去阿姨家,因為近一點。」冷雨十一月,記者跟高燒中,單薄衣裳的小雷喜,轉乘好幾次地鐵、公車、行走,花了兩個多小時才到他口中,很近的阿姨家。

或許很難想像,有人縱想努力也枉然,有人生活在與生活搏鬥當中,有的人天天面對無邊恐懼及流離失所,他們不會不想力爭上游,是找不到施力點。而且,這些事,真實發生在號稱最富裕、最強大的美國,一直發生。

我也不喜搭乘地鐵時,突然上車胡亂嘶吼饒舌,搖著零錢杯要捐贈的弟兄。很多朋友說:「他們就是懶,才會沒工作,被看不起,自己造成。」我聽到,總想說話辯白,因為雖然不贊同他們營生方式,卻無立場大肆批評,否則就像晉惠帝叫飢荒沒米飯吃災民,去吃肉一般,不解民間疾苦。

一直是不關心教育議題的人。直到近期發現教育與經濟、社會、政治、法律、生活息息相關。到美國後,光用肉眼就見著的隱性種族隔離,黑人跟拉丁美裔仍大部分藍領階級,地鐵上募款從未見,白人小孩;流浪漢,九成九黑人。

美國教育政策,聯邦給大方向,各州、城自訂法案和執行,為既統一又分歧複雜的政策領域。

總統小布希2002提出為期十年,震撼教壇「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其中規定每所高中畢業生要通過英文及數學檢定測驗始得文憑,表現不佳學校列黑名單,連續五年可能遭關校處分,「No Child Left Behind」立意優良,重點是在縮小種族、階級鴻溝。

也讓教育報導躍上媒體黃金時段版面。

只是,標準化測驗評估高中教學,飽受批評,曼哈頓國際高中校長艾倫(Alan Krull)表示,他們學校收新移民,從完全不會英語,到四年後申請上大學,經歷從無到有過程,但「No Child Left Behind」要所有學生,同在地學生,通過英語檢定,實有困難,學校評鑑分數當然低落。

2000年驟然過世的西區高中校長愛德華(Edward Reynold),來不及看到「No Child Left Behind」實行,但試想,他的高中,收留身處艱難環境,無人願收的少年,幫每個人打造屬於獨特的技能課程,甚至配合他們打工時間,有彈性課表,他們不可能跟一般高中並駕齊驅,通過英語及數學標準化測驗。

愛德華當年曾感慨,為何一個心臟權威科醫生,為病重患者動精密心臟手術,即使病患整體死亡率,較其他專科高,仍受到無比尊敬推崇及資源協助,一所幫助最病入膏肓孩童,讓他們至少持續上學,每年有74%的畢業率,的學校,卻不受重視,被稱為二流、一團糟的地方,甚至排除主流社會之外?

校長愛德華又云,為何教育是唯一願意接觸最棘手問題的人,遭到最大不諒解的專業領域?

如孔子曰:「因材施教。」,教育是政策及施行複雜而模糊的地帶,不像科學實驗,也不能f(x)運算,有精確的統計數字--畢業率、成績,卻未必數字能說明成效,一概而論。小布希總統提「No Child Left Behind」,正希望能透過教育,縮短貧富差距,種族鴻溝,能否扭轉奇蹟未定之天,各大媒體關注,也有越來越多記者進駐學校,紀錄感人故事,也調查報導成效,如時代雜誌六月以封面故事進度報導「No Child Left Behind」。

困頓小朋友們,天天坐紐約地鐵,穿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區域,到曼哈頓上學,我們都看見他們存在,卻也假裝看不見嗎?連我,最無仁心於教育的人,也偶看幾篇報導而書有感。

2007年8月3日 星期五

作環保,你丟我搶

搬家讓家裡多了很多大紙箱,母親笑說:「現在1斤3元!紙類很有價,不像以前只算幾毛錢。」

才剛說沒幾天,報紙就大作這條垃圾變黃金的新聞。據報,現在在台灣,資源回收是搶著做、偷著搬,才剛擺在門口,回頭就有人收走了,根本不用擔心搬家或裝潢時,還要苦等資源回收隊,或揹上破壞市容的罪名。還有資源回收的婆婆,因為搶著回收大起口角!

看了新聞,讓我想起,去年約當此時,我們在永和搬家,只是短距離的移動,但因為一開始承諾房東,用過的傢俱會幫她清走,只留空屋給她,所以臨搬走時,打電話給台北縣資源回收清潔隊,想跟他們約時間收走老舊的床跟木頭衣櫃。

不想,打去後,話筒彼方懶洋洋女聲說,正值搬家旺季,想收走,至少要等兩三個星期後。「很多人在排隊,你留個電話,我們會連絡你。」當下怔怔,輕聲請她了解,我們租屋在外,若延遲交屋,要負擔新舊雙租。她不置可否,說聲「愛莫能助」,無反應,我只好乖乖掛電話。好像領到沒號碼的號碼牌一樣。

只好跟一旁的室友講,其中一位素來敢怒敢言的室友大罵官僚,說效率會不會太低了?那些人領了納稅錢,卻讓有心做環保的人苦等?法規要這麼規定,卻又無力負擔即時清走搬家季汰換的大型傢俱?哪叫無處擺的人,就擺在路邊兩個星期嗎?

愈說著愈為效率不彰生氣。她說,在北市搬家,只要一通電話,回收人員會請住戶先將不要的傢俱放路邊,大概當晚就能收走,相較之下,北縣的敷衍與牛步讓人氣結。

才說著,她拿起電話回播,義正嚴詞得讓對方不敢自己敷衍,只好請出層級較高的長官敷衍。語氣態度是客氣了,但時間還是沒提前,因為無奈原訂的出車時間就不多,人力又不足…。當下感到,服務不周果真是公家機關的權利與特色。

最後,還是請房東解決,畢竟我們只是口頭應承,而屋子不是自己的。打掃清潔後,我們迫不及待搬離那兒了。不知,假如我們真的把那些傢俱丟在外面,其實很多人搶著要撿去?是不是因為這樣,所以回收隊能輕忽以待,不需勞動他們,一旁自然有民眾效勞,搶著要搬?

其實,那時隱隱約約已能感到,在城市裡,資源回收像個安靜的爭奪戰。當時不只傢俱,我們還清出很多疊舊報紙、傳單以及寶特瓶等,雖然只是賃居一年,哪裡來這麼多紙類我也很驚訝。

我們想,乾脆請在垃圾車前導的阿婆來,她應該會很樂意。她像自營資源回收的散戶,藉著走在垃圾車與資源回收車前面,有效地蒐集可回收資源,從事回收的阿婆或阿伯大多只跟手推車為伴,上面層層疊疊落著壓扁的鐵鋁罐、寶特瓶、紙類等。當然,看到的不一定都是同個人,有時,垃圾車前後就跟了兩、三個不同的人,急急趕著,要不然都被快一步的給截走了。

不只資源回收的阿婆分秒必爭,丟垃圾的人也很緊張。在永和〈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否也是〉倒垃圾經常是刻不容緩的急迫。追垃圾車時,經常會誤會是自己這一大家子垃圾囤積太多,兩手各擎兩袋還來不及顧到後頭落單的那一袋時,車子已經蠢蠢欲動,打算就此下次再來。

我們當場攔下一個阿婆,跟她說,我們有很多紙類跟寶特瓶,若她要的話,希望她能一次用推車載走。雖然趕時間,她馬上掏出紙筆,要我們寫下地址,說晚點去收,接著她幾乎是要邊走邊回頭地叮囑我們:「麥放在外面,別人誒拿去〈不要放在外面,別人會收走〉!」她的認真,讓我們要相信家裡那些資源分類是奇貨可居的搶手貨。我們視為負擔的東西,其實也能換得白花花的銀兩,或至少飲料再來一瓶。

對金錢的衡量,人各有異,她比我們更需要這些資源回收,不管是為了金錢或是環保,她都比我們更知道「物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只是想圖個方便。而當資源回收秤斤論兩的價錢都提高了,表示原物料價漲嚴重,就像動不動就有人偷拔鐵窗鋁門、偷挖青銅蔣公銅像、偷掀走水溝蓋的新聞一樣。

從以前,我母親就會將我們家的紙類拿去秤斤賣掉,從課本講義考試卷到廢棄紙箱,倒不是真的很需要那幾塊錢,而是她對身邊物資的尊重愛惜,知道就算丟掉,它們都還是有用的。

2007年8月2日 星期四

午餐女王之上班族最期待的時光

雖然我是微波食物午餐女王。

延續本週火紅的美國食物專題,在美國繼續爆胖的老黃邊讀文章,一邊技癢。食物畢竟是我每天生存的一大理由,如此愛不釋手,實在是不能責怪我。

最近我忙著帶便當,因為有著一顆期待午餐的心,才能有超水準的工作效率。考量到辦公室外徒步半徑只有一家Taco連鎖店,辦公室廚房只有微波爐,攜帶湯湯水水太過麻煩,天天弄三菜一荷包蛋未免太費工,老是吃炒飯口味實在膩人,麵包又與早餐重複…剛開始為了午餐一事大傷腦筋,連吃了好幾天貝果果腹。

所幸逆境求生存,英文或許學不好,但午餐的菜色倒是牢記腦海,於是開始了我與微波食物的約會,這個我平常逛超市都直接省略的區域,最能彰顯阿美利堅地大物博的飲食特色,以及一覽老美懶惰卻怕胖肥的行為模式。

經過一番寒徹骨,茲歸納出微波食物的幾個烹調風格:

1. 方便攜帶:這是一定要的,不然我吃新鮮食物就好,何必還得花費假日休息時間採購糧食。微波食物不僅攜帶方便,非常neat的規格也方便冷凍庫收納。

2. 口味多元:基本上你在一般西式餐廳裡能夠點到的餐點,微波食物都有辦法做出來,連我們一般覺得微波過可能產生水水爛爛效果的焗烤類及油炸類,都能營造出酥脆的口感。諸如焗烤千層麵、焗烤馬鈴薯開胃菜、酥炸雞塊、冰凍蝦雞尾酒盤、烤起司三明治、漢堡排佐馬鈴薯泥…口味幾乎能與現做媲美。

3. 價格優惠:此類食物是特價產品排行榜的常客,一份餐點折扣後一元到兩元美金上下,如此優惠價格實在對外食族相當貼心。

以下是幾個我偏愛的品牌,純屬個人愛好,入門者不妨撿幾個嘗試食用。事先聲明,我承認接受食物這種事端看個人品味,但就像YouTube的品質,一但大多數人口味如此,相信你也會日漸習慣。

** 正餐類

Stouffer’s http://www.stouffers.com/Index/Index.aspx

以義大利料理為主,紅白醬麵類都調理得相當入味。大推新口味內含五種起司的焗烤千層麵,肉類與海鮮不失肉汁也不會有腥臭味。缺點是配方裡缺乏蔬菜,通常僅幾粒冷凍青豆妝點場面。

Lean Cuisine http://www.leancuisine.com/Index/Index.aspx

女孩應該會愛這家食品,此廠牌提供許多瘦身配方,以餐桌主菜Main Course為大宗,不一定包含澱粉類,也適合小家庭食用。蔬菜較多,包含青色花椰菜,大黃瓜,青紅黃椒,以及小紅蘿蔔。針對個人,我大推Panini,是一種熱的三明治,焦黃酥脆的麵包搭配濃濃起司佐燻火腿、燻雞肉,獨家研發微波適用的灰色紙板讓麵包外皮有網烤的口感與視覺效果。

Michelina’s http://www.michelinas.ca/en/

主打媽媽口味家庭料理,口味和上述兩家差不多,但強調低油低鹽的健康飲食概念。我偏愛白醬義大利麵,香味濃郁卻不膩口。




Campbell Soup http://www.campbellsoup.com/default.aspx

若是中餐想來碗熱湯,微波食品也提供很好的選擇,只消三分鐘,一碗熱湯便上桌。不管是蔬菜麵湯、字母麵雞湯、蕃茄奶油湯、蛤蠣巧達湯,搭配蘇打餅乾、小餐包、貝果、吐司或比士吉,既飽足又幸福。




** 完美句點:甜點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肚子上的游泳圈也不是浪得虛名。話說甜食跟鹹食分別存放在不同的胃,我必須得在後讓兩個胃都開心。不管曠男或是怨女,飯後一點寵愛自己的甜品能適時舒緩情緒,刺激體內開心賀爾蒙。

Sara Lee http://www.thejoyofeating.com/home.html

這家公司可說是企業化經營的上游麵包店,成品全部以物流運送至各大超市,節省實體店面成本。舉凡製成三明治的原料,包含麵包、火腿、起司都找得到,西點類的派皮、餡料、冷藏起司蛋糕、水果派也頗受好評。




Pillsbury http://www.pillsbury.com/Default.aspx

大心,美國人酷愛自家烘培,此廠牌提供許多半成品西點原料,例如預拌蛋糕粉、預拌餅乾麵糰、罐頭裝比士吉麵糰、鬆餅或比薩,省去量麵粉、打蛋白、揉麵糰的費時功夫,卻能享受自家烘培的樂趣,禮輕情意重,是理想的搶救人緣危機伴手禮。


** Coffee, tea or me

身處咖啡之都西雅圖,星巴克自然是首選,Seattle’s Best也好喝,獨立咖啡館更是人文薈萃,三五街角就可見一家。一杯溫熱的咖啡最能驅逐西雅圖長年下雨的陰霾。

但辦公室午餐後總無法外出添購咖啡,於是醉心於各式口味的茶包。順帶批詆美國資源浪費的惡習,茶水間總堆滿喝不完的咖啡,茶葉,可可,奶精,糖包,外加上千套免洗餐具及紙杯,每每看了心疼。

TAZO http://www.tazo.com/

大名鼎鼎的泰舒茶相信星巴克迷並不陌生,紅海岸的泰舒石上佈滿令人費解的公式,彷彿上天的秘密檔案。TAZO源於吉普賽語『生命之河』,是古希臘人舉杯對生命的讚嘆之詞。在北印度方言中,TAZO有著『新鮮』、『清爽』的意涵。當然也可以不顧一切,鄙棄所有的附庸風雅,純粹品嚐一杯好茶,相信TAZO每年在世界周遊列國探詢好茶的採購員不會讓愛喝茶的朋友失望。喜好Flash網站的朋友也可以逛逛TAZO的網站,我個人認為相當有趣,很有主題感,按鍵的設計也很新穎。

Stash Tea http://www.stashtea.com/

Stash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色彩繽紛的包裝,如同絢麗的外表,此廠牌的茶也以包羅萬象的花草茶取勝,強調低咖啡因與草本,可以邊喝茶邊學會上百種植物及香料的名稱。

邊吃邊玩,邊玩邊吃,帶著我的午餐進行每天中午的英文聽力及口語練習時間,午餐的約會成了下班打卡之外,枯燥的上班時光中最期待的片刻。


2007年8月1日 星期三

媒體為什麼不道歉?

進入新職場短短2個月的時間,我的小崗位上竟然就遇到2次新聞報導錯誤。

第一次是聯合報電訪,隔兩天報紙上出現完全錯誤的報導。
「有點影響」→「快要倒閉」

第二次則是中國時報直接張冠李戴,將我們與伊甸畫上等號。

全辦公室僅有我有新聞背景,「打電話向記者興師問罪」這種苦差事,自然落到我頭上,從總機轉到新聞中心,再轉到採訪組別,一次、兩次、三次地陳述錯誤的報導內容,最後不知誰接起電話,冷淡的說會轉達訊息給記者,就掛了電話,從頭到尾這兩家報社沒人願意說出對不起。

聯絡上記者後,一是無法登更正啟示,二是無法更正電子報內容,三是無法補上另則報導平衡,至於說對不起,你到底想怎樣就直接跟報社談吧!

這樣的結局雖然早就是我所預知,但不熟悉媒體生態的其他同事可就十分不以文然,為了媒體不道歉、不更正而驚詫,最後還正正式式的發函給報社,接著石沉大海,沒了。

幸好聯合和中時發行量都早已大大減退,讓我憤懣不平的心態能有個阿Q的抒解管道。而這兩次的錯誤也不至於傷天害理、損害公民權益,當然也沒有王育民的腳尾飯、TVBS瀝青鴨、三立228記錄影片、灌水灌翻天的總統大選那樣嚴重。只是不論企業大小、個人名聲高低,發現自己被刊登在錯誤的新聞中還是令人懊惱。

我們都知道電視台新聞因為時間匆促較容易出錯,也因為每節都會有不同的新聞湧入,所以很難去改錯誤的跑馬燈、新聞標題,在非凡和年代的記者朋友告訴我,發現做錯新聞時總是心一驚,雖然無法做更正或是平衡報導,但一定會和受訪者致歉;反倒是現在的報社記者十分大牌,要他們道歉可是門都沒有!而登更正啟示還會讓其他記者、部門都知道自己寫錯,電子報更是另有部門負責,要通知人家刪改可是很麻煩的!

(雖然寫錯的記者,但此兩報社的採訪中心確實在收到新聞錯誤的訊息後,並未有更正、致歉動作,故容我先發牢騷一番)

難道錯誤新聞真的無法可管嗎?

NCC:我們只管廣播和電視台,報紙要去問新聞局。
新聞局:沒辦法管阿,我們也很頭痛報紙連新聞局的事都亂寫!
廣電基金會:你們可以留個言,我們會幫忙發文給相關單位的。(也就是以上兩單位)

事實上過去代表箝制人民言論自由的「出版法」法曾規定

第15條:新聞紙或雜誌登載事項涉及之人或機關要求更正或登載辯駁書者,在日刊之新聞紙,應於接到要求後三日內更正,或登載辯駁書,在非日刊之新聞紙或雜誌,應於接到要求時之次期為之。但其更正或辯駁書之內容顯違法令,或未記明要求人之姓名、住所或自原登載之日起逾六個月而始行要求者,不在此限。
更正或辯駁書之登載,其版面應與原文所載者相同。

第38條:不為第十五條之更正,或已更正而與登載事項涉及之人或機關要求更正或登載辯駁書之內容不符,經當事人向該主管官署檢舉,並查明屬實者,處五百元以下罰鍰。

但此法在1999年就以公告廢止(被報導錯誤者的個人的名聲竟然只值五百元以下罰鍰,令人心寒!)
媒體擁有全面的新聞自由後,只剩下刑法310條「意圖散佈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可用上,但法庭訴訟之繁雜,實在讓人卻步,也就讓媒體更無畏懼。(感謝昀臨法律小超人指導)


我們都聽過瞎子摸象的寓言,摸到象鼻的以為大象像蛇、摸到象耳的以為大象像扇子、摸到象腿的以為大象像柱子。記者雖然不是瞎子,但因為時間壓力、立場偏頗、既定成見,往往只挑選自己需要的事實,揉捏一番後成了是非不明的故事。原本限於篇幅,精選重要片段、精采內容,重組成適合呈現的故事是必須的,但當這故事變成記者的,而非受訪者的,那就令人遺憾了。

大學曾在孫曼萍老師的文選課上,讀過《紐約時報的風格》,有一章提到錯誤報導的處理方式,就是在原版面上、以同樣的篇幅刊登更正啟事。雖然不知道現在是否如此,但這的確是讓人很感動和尊敬的堅持。

我相信每位投身媒體的人,心中一定都有高昂的熱忱與正義感,雖然常常因為主管的意見而被迫失去原則,但心中也要能明辨是非。如果有錯不認,那麼報導對他而言已經不再是自己的作品,而只是一份word檔而已。我也不喜歡人家稱記者為「妓者」,外帶「腦殘」等任何用來形容白痴的稱號,但有時還真讓人找不出辯駁之道。

最後引用媒體改造學社的一篇文章片段,讓大家再熱血沸騰一下:
當我們發現媒體報導錯誤或偏差時,要勇於反映,督促媒體更正和改進。我們還要支持新聞自由,讓媒體不受政經和黑道勢力干預,暢所欲言;我們也要聲援新聞自主,讓記者不受老闆的非專業支配,超然報導;我們還要力挺媒體公共化運動,催生更多的公共媒體,扭轉商業媒體唯利是圖的歪風;我們更要贊助社區報、非營利網站等另類媒體,讓草根的、弱勢的聲音能夠百家爭鳴。

--
在與此兩報社交手後,我不得不稱讚蘋果日報,
文稿交出後,有文字組長、部門主編、報社高層改稿,
連CG圖上的人物衣服顏色都計較,
每天下午主管會先開會列出今日報導上不正確或不洽當之處,
中午各部門的鋤報會上,主管會逐項報告,點名記者之誤,
褒貶賞罰分明,做的好現場發獎金,做不好大家看在眼裡,
各部門都擔心今天的更正啟示之王落在自家。

所以蘋果雖然新聞取向、內容寫法讓人不喜,
但除非是受訪者有心誤導,不然罕有錯誤報導,
即使忙了整天才發現民眾報料是場烏龍,寧願緊急抽新聞也不刊登。
我想這是台灣死氣沉沉的老報業可以學習之處。

2007年7月31日 星期二

麵包的迷人滋味

我是一個嗜吃麵包的人。

令人發胖的食物,我總是很難抗拒。在政大求學期間,如遇酷暑,缺少熱食的欲望,就到老店廣奇來,選購一個全麥雜糧類的麵包,配上茶亭的冰紅茶,比任何便當都有吸引力。

在南陽街準備留學考試的日子,每天早餐總是麵包加上優酪乳,被李小超斥責後,每每下定決心要吃個蛋餅之類的換換口味,隔日經過麵包店,依舊著了迷失了魂掏出錢來。那時,到世運麵包選購中餐或晚餐,或者在QK讀書的下午,餓了加點的厚片吐司,前後不過寥寥數次,卻讓我記憶深刻。

到美國讀書之前,對於這個新環境,讓人期待的事情之一,就是麵包。某日母親與我一同外出,在一個平價咖啡館吃的鮭魚貝果和熱拿鐵,真是令人回味再三。有時極想念貝果的滋味,還會到便利商店買個起司貝果,雖然嚼勁跟抹醬都有進步空間,但也能稍稍解饞。憑著對貝果的愛好,我竊以為美國是個麵包上癮者的天堂,貝果和其他麵包類的親戚朋友,必定是五花八門、滋味誘人,等著被我裝進肚子裡。

上飛機的前一個月,在美國西岸定居已久的阿姨返台探親,幾句話澆熄我的熱情:「台灣的麵包怎麼那麼好吃啊!」花樣多,每一種都吸引人,像是以麵包當主食的國家一樣。果不其然,真正到那裡之後,除了各種口味的貝果沒有讓我失望,其他的實在無法深得我心。

美國販售的麵包較硬,也較乾,吐司的種類不少,除各種牌子的白吐司,還有全麥、穀類、蕃茄、肉桂葡萄乾等等,其他大概就是法式麵包,如棍子麵包,或是義大利的橢圓形大麵包,需要回家自己切片,有大蒜、洋蔥、麥、穀等等樸實材料做成的口味變化。別說要來個道地台灣口味:肉鬆蔥花麵包,就連培根、鮪魚、熱狗這些洋材料,也不見於麵包之中。

久而久之,我發現美國麵包是不包餡料的。某次我發現一個正方形的麵包,上面灑著白色粉末,滿心期待地買回家,期待它上面灑的是糖粉;內餡包的是奶酥,烤完後大口咬下:上面的是麵粉,沒有內餡,淡而無味。(美國沒有奶酥這種東西,在我尋覓一年奶酥醬後,很不甘願地承認。)

我以前Bible study的老師Peter,對各國美食很有興趣,某日談起台灣的麵包,告訴他內餡變化之多,甜鹹口味琳瑯滿目,Peter滿臉困惑地問:「那種東西是水餃嗎?」

因此無怪我和室友,在賣場發現厚片吐司和甜的小餐包時有多麼興奮。

曾經滄海難為水,也許我真的太挑嘴。我喜歡的麵包,是溫潤紮實的口感,最好是外酥內軟、有嚼勁,各種不同的內餡更是讓我困在麵包店,不知從何下手。很單純的麥穀口感,反而不能引起我的興趣。這次返台度假,吃著聖瑪莉的丹麥紅豆菠蘿,不經意抱怨起美國連吐司麵包都不如台灣,有人告誡我說,這是因為台灣的麵包有許多奶油,當然好吃,但是也很不健康。

沒辦法,家鄉味總是使人體胖心寬。



********************************
‧以上對美國麵包的看法,純屬個人口味偏見,依舊有台灣人偏愛美國麵包,喜歡它的韌度、麥香與嚼勁。

‧不知道有沒有人吃過亞歷山大的芋頭吐司,我超級喜愛,不過甜了點,自從我家附近兩家亞歷山大接連倒閉後,已很久沒有吃到這種好滋味。

‧在美國的期間,台灣似乎有個菠蘿麵包大賞,珍珠奶茶菠蘿真的很有趣,叉燒菠蘿也很有創意,看到琳瑯滿目的食記紀錄,我實在很想在美國開個台灣麵包店。

‧之後回去拍下美國麵包的照片,再與大家分享。

2007年7月30日 星期一

美國的超級市場

我不是一個節儉的人,但剛到美國,還是驚訝於美國人的浪費和資源消耗。美國是一個炫燿自己財富和幸福的國家,超級市場裡滿山滿谷的食物讓人忘記街頭還有流浪漢。琳瑯滿目的榖片、餅乾從地板堆到天花板,全麥、有機麵包、貝果塞滿整條走道的櫃子,雞蛋整齊排滿整個冰櫃,不管哪個廠牌,雞蛋都是台灣的兩倍大,美國就是一個連母雞都跩的地方。

剛到美國時,我像是拎著兩個皮箱的新移民,有點傻氣、怕生,可是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對觸目所及的事充滿好奇。當時我最愛逛超級市場,不只是覓食,而是因為超級市場最親民、最居家、集美國飲食文化在一身,最重要的是,美國的超級市場對我來說,是資本主義富庶的象徵。

小時後很喜歡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的越戰三部曲。其中「天與地」描述一個越南女子跟美國軍官結婚到美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婆婆家的冰箱一打開裡面就是滿滿的食物:牛排、牛奶、雞肉、起司和雞蛋,和當時飽受戰爭摧殘的越南是天壤之別。她和先生逛超市的時候,像是進入天堂,當時一個越南女子,怎能想像一個食物豐富,男男女女可以優閒推車買肉買蛋的地方。這就是我對美國的第一印象,流著奶和蜜的領土。

來美國一年,超市已經無法讓我感到大驚小怪,但還是會在某些時刻對美國人浪費的態度心驚。我不針對那些一擲千金,享用高價奢華品的富人,最讓我緊張的還是美國一般人對消費品的態度。研討會剩下的食物,像是三明治、貝果、水果,往往吃不完就倒進垃圾桶。人人拿張厚紙巾擦一點小汙漬就丟掉,完全不有效利用資源。塑膠刀叉用之不盡,所以也沒人在意是否自己一晚就用了五隻叉子。

我不是特別節儉的人,只是覺得資源不該讓我們隨意浪費。對我來說東西多並不就是好事,剛剛好才是完美的平衡。我跟阿方在電影院買可樂,穿著制服的年輕女孩幫我們裝可樂,因為杯子太小裝不下soda fountain一次設定倒出來的分量。那些多出來的可樂就在我們面前嘩啦嘩啦的流出,像是一個迷你的酒池肉林。我知道可樂是廉價的飲料,心裡還是可惜,畢竟在很多國家可樂是奢侈品。

「富裕過剩也是一種詛咒」,是西蒙波娃當年美國遊記的註腳。



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鎏金時光 之一

謹以此文獻給大哥宋公子華偉。沒有大哥就沒有這趟夢幻之旅。

*

「昀臨,到了!」華偉特地叫醒鄉巴佬在下,我們已達目的地外緣。據他說法,此處即是遊歷的起點。

我從舊金山一路斷斷續續昏睡七小時,漆黑夜色伴我睡到不知年月。睜開雙眼,逼上的是幾千萬燭光的光線。如果說台北夜景有如打翻的珠寶盒,這裡就是堆滿珍寶的金山銀山。高速公路兩旁霓虹燈海,層層疊疊競豔,高調又矜貴地歡迎旅客:「Welcome to Las Vegas」。

抵達旅館Wynn時已經凌晨兩點。我們從check-in櫃檯向房間出發,拖著步伐走過賭場、商店與餐廳,走了約十分鐘才遇見旅館區大門。刷了門禁卡再搭電梯上二樓,門開了,又是一道長廊。嘆一口氣,繼續蹣跚前進。不知又走了多久,終於走到Fairway Villa「211」。一開門,所有折騰都值得了。

正中央的客廳與開放式的簡單廚房,比我待過的所有旅館房間更寬闊。50吋電漿電視,躺在兩張大沙發上享受正好。落地窗外有舒適躺椅,面向私人游泳池及高爾夫球場,白天更可遠眺賭城景致。兩旁房間包含三間浴室、四間廁所,還有一間按摩間。按摩浴缸是基本配備,另有蒸氣浴,讓人在沙漠中豪奢享受洗澡之樂。

精神好了肚子也餓了,凌晨三點我們出外到Bellagio覓食,將近天亮才窩進舒服床被裡。心滿意足入夢鄉,我的相機卻在Bellagio的餐廳裡哭泣。

賭城第一夜,眼界大開。驚嘆之餘,陋習又發。

*

隔天睡到午後才起來。當我發現相機又不見時,心裡罵了一聲髒話,一再猶豫是否要吐實。果然,話一出口,立刻淪為眾人笑柄。幸好這群人嘴上不留情,心裡倒還殘有一些同學愛,吃過午餐後,我們就往Bellagio出發。


Wynn位於賭城心臟地帶的South Las Vegas Boulevard邊緣,賭城最知名的旅館及賭場都座落於在這條4英哩長大道旁,它也被稱為「the Las Vegas Strip」。從Wynn向南走到Bellagio的路上,形形色色旅館各據一方,將世界意象壓縮呈現。

如Venetian把威尼斯水都風情搬到沙漠中,在前庭就可看見船夫撐篙,載著遊客緩緩進入旅館內的運河商店街中。Paris當然少不了高聳的巴黎鐵塔,靠近些還能聽見手風琴飄送出的巴黎香頌。Caesars Palace則是裡裡外外以典型的羅馬圓柱與戰士塑像撐出羅馬帝國的氣魄,羅馬競技場就是它的表演廳。

我們的目的地Bellagio以高雅聞名,展現義大利式的低調奢華。電影「偷天換日」(Ocean’s eleven)系列便在此取景。旅館內大量以花朵造景,沖淡了紙醉金迷的庸俗,佐以特殊燈光,居然醞釀出奇幻詭麗的氛圍。

但我最愛的還是它的水舞(Fountains of Bellagio),在Bellagio正前方八英畝的人工湖泊上每半小時準時上演。以前在台灣看,只覺得水噴起來了,感想只有清涼二字,這次才真的見識到水柱也可以成為一門藝術。搭配不同音樂與燈光,水柱也會用不同的方向、強弱、位置與層次來表現情感的力道。悲傷一點的音樂,水柱蕩漾得如泣如訴;遇上輕快的旋律,水柱也跟著活潑擺盪。

在賭城這幾天,我們經過Bellagio屢次駐足只為等待水舞,曾經一看一個半小時,只可惜仍舊沒有遇見華偉口中的頑皮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