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像大樹一樣強壯

十一月,正是快要進入冬天的時候,剛剛換上新裝的樹葉紛紛落地,把光禿禿的樹枝,留給即將到來的皚皚白雪。

一個戴墨鏡的爸爸,一雙大手捧著一堆落葉,散落在正牙牙學語的小女娃頭上。瞬間,這個頭綁粉紅色蝴蝶結的小可愛,就身處在四處飄落的紅黃棕世界。在台灣,我從未看過此番景象。

這篇文章不是要感嘆亞熱帶台灣沒有美麗的楓紅,而是嘗試從一個亞洲人眼光,觀察美國人如何對待孩子。

不只一次,我驚訝於美國人「養」孩子的方式,與台灣是多麼不同。經過Jimmy John’s,美國著名的潛艇堡專賣店,一個蓄鬍的壯碩爸爸,單手夾著他的兒子,另一手將夾雜蔬菜與肉的三明治送進這個嬰孩的嘴裡,我想他連牙齒都還沒長全。驟雪過後,可以很輕易見到打雪仗的大孩子,還有因年紀過小無法參與,但依然在地上打滾弄得滿身泥雪的幼童。

某一次搭乘國內航空,帶著兒子的媽媽坐在我身邊。這個連站都還不穩的可愛小人兒,先是安分地睡了一覺,之後醒過來討吃的。媽媽向空服人員要了兩包薯片,讓兒子自己拿著吃,可能是怕他渴了,媽媽將自己的氣泡飲料,往孩子的口裡送,不時問著:「還要不要再來一點?」

要是在台灣,應該可以聽見阿姨阿嬤熱情又憂心地呼喊著:「唉唷,囝仔這細漢,厚伊喝血碧喔。」

久而久之,我終於知道為何美國人如此強壯。打從孩子還小,父母就帶著他們風吹日曬雨雪淋,吃著台灣人認為沒營養、又會打壞囝仔胃腸的食物,難怪在亞洲人穿著毛衣,手裡一杯熱咖啡的同時,他們依舊拿著裝滿冰塊的重量杯。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也不清楚究竟是地理環境或文化造就了這種差異。只是我發現美國人樂於嘗新,很能自得其樂,也比較喜歡親近大自然。暑假的黃石公園行,長時間的乘車與步行,讓人難免疲乏,但隨處可見美國人闔家大小出遊,甚或老夫妻牽手共遊,步履悠緩自在。

要是我從小也在沙地中翻筋斗,地球上的動植物與泥土沙石,就像是生命中的玩伴,到老年也不會忘記的一部分。這樣想,就比較能理解,就連長相不討喜的大型黑烏鴉,也能像鴿子一樣,在美國人群中盡情享受食物。

**********
延伸閱讀:
本期商業週刊的封面故事「沒有成績單的第一名」,部分內容介紹丹麥人養育孩子的態度,與整體社會發展的關係。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讀。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php?id=24218

5 則留言:

08:12 提到...

好導言!

08:24 提到...

我大笑,主任,多謝抬愛。想我也是您麾下的學顧啊。

匿名 提到...

這讓我想起,去年滑雪,那些130公分的小童都在雪地裡咻咻咻的模樣。

匿名 提到...

我們是風則襲裘,雨則御蓋嗎

08:24 提到...

哈,阿荒,我沒有風也會襲裘耶,美國人是連有風都穿短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