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4日 星期五

粉紅色,還是藍色?..


去年蹲台北車站補習班時遇一位老師,「補習班風格」強烈,三句不離透露學經歷豐富。自信跟膨風經常一線隔,我可能誤會他的自信,所以上課總想出來透透氣,但礙於自身學識淺薄,加上全補習班只他教授此科目,我還是三不五時去聽講,硬把膨風,不,是自信,當教學成果的保證〈我對他因此有偏見…〉。

這不是重點,我是要說一樁小軼事。某日這位老師上課問起,「…女同學們不會趁著下課休息十分鐘去新光三越逛街了吧?不行喔,這段時間是用來休息跟上廁所的,這樣上課才有精神…」接著他說,「外國某某研究指出,女性比男性熱衷於逛街是本性,因為原古時代以來,女性肩負採集家庭食物的任務,所以血液裡有看到好東西就想帶回家的衝動。」

我想,當時很冷的補習班裡應該有人跟我一樣感到很陌生的原始熱血的衝動。我可以把購物癮說成天性,然後正當化這種癮頭嗎?那為什麼不說就是「人性本貪」罷了?男/女這個變化項,很明顯嗎?還是,這種「研究」說法根本狗屁不通,更加讓人不認識「現在」的自己〈那有算認識「原始」的自己嗎?〉。

這種「女性採集者」的說法,很快會讓人想到另一種常見的說法:「男性原始的本職是獵人,因此體內狩獵的血液使得他們追求異性時…」,這種論調,不知道一開始是否也是某某嚴肅的研究?可能這個「嚴肅的研究」被人以訛傳訛,後來變得不像樣,看起來是不是都有ㄧ竿子打翻整條船的不安呢?例如,這種「雄性獵人」的說法,最容易被拿來解釋男性不安於室的行為。囧。

我們都知道,很多「數據顯示、研究指出」等等,都只是某某研究上理性的推論,不是真理,也很可能不是「對現實的正確解釋」,尤其是社會科學,更尤其是呈現在新聞時。冗長生硬的研究或調查報告,遇到媒體編輯方針,當然只會挑出有趣味點或有爆點的片斷,或硬把研究推測說得很篤定,這樣才有趣吧。

我們會多麼嚴肅看待這種屢見不鮮,推陳出新的「研究指出」嗎?

我偶然看到《衛報》本月22日有篇專欄文「Stop this idiocy now」,我是因為看到那篇文章,才想起上述補習軼事。那文章很麻辣,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我怕我誤讀她的意思〉。

專欄作家Zoe Williams在那篇文章措詞強烈,她從一篇關於性別與顏色偏好的報告出發,抨擊很多研究都是 “Idiocy”:不只浪費學術資源研究雞毛蒜皮的事,甚至,有些還有鞏固偏見的嫌疑,利用生物生理上不可改變的因素〈種族或性別〉,來貼標籤區分優劣。文後有很多回應反駁Williams,這些回應很精采,從各個點去拆解Williams的短文。不需要我多加贅述。

有趣的是,網友還馬上給了另一個「研究報告指出」的報導連結,說明「Why women are better at shopping than men」。

Zoe Williams的那篇文章我看起來也覺得偏激,不過也很刺激。她的觀點啟發很多反省的空間:

我們有多著迷於「Hunter-Gatherer」的說法?我們要用「生物進化」的觀點,來解釋多少當代人們的行為?以此「原始本能」為基調的研究結論到底有什麼幫助?學術研究報告,經過媒體放送之後,有多少變形或扭曲嗎?什麼是知識?任何學術研究的累積,需要考量cost-benefit analysis嗎?如此一來,不會落於某種功利主義嗎?若考量如此,是否會讓學術跟「論立場」 “politics”牽扯不清?但是,也許我們投入的任何一門社會科學,最後都脫不了politics與ethics的問題?當談到性別議題時,馬上跟種族不平等的議題混何一談是不是失之粗魯?不可否認,兩性於先天生物/後天社會的條件上存有差異,那差多少?可以把這種「差異」直接拿來當因果關係解釋男女行為嗎?……

這些都是可以吵個不停吵翻天的議題,我也搞不清楚我的立場跟論調了,不過,至少,我覺得看看Williams那篇有趣又刺激「粉紅色還是藍色?」的短文,以後看到或聽到任合「研究報告指出…」時,我們都會覺得神經緊了一下,並且還想到像網友回應說的「紫色」的可能…很多可能,很多答案…。

插圖/fan熱情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