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4日 星期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剛從台灣返美,紐約大學好友,久未搭大眾捷運,走下沒空調地鐵站,熱氣蒸騰,攝氏四十幾度高溫,妝全花,鼻頭斗大汗珠直冒,火車轟隆進站,車廂門啟迎面而來勁涼冷氣,彷彿赤道到北極。她大喊:「為何紐約衝突對比一直這麼強烈!」

格林威治村小劇場,演出「No Child」,藝術家一人分飾十多角,談都市底層教育問題,沒有人想教的中學生,一間官僚學校,一個充滿熱情的老師,故事同春風化雨情節,不同的是一人表演,她一下子演初出社會女教師,一下子變換成十五歲型態各異男女青少年,一下子演學校廿年老工友。著白衣藍褲,上台後便無下台也無冷場,故事紐約基點,深切表達,根深柢固社會、家庭、種族、暴力問題,各方拉力撕扯,被環境逼迫的無法用孩童天真心情看世界的無奈。

更深刻是一句台詞,震撼又諷刺:「坐上六號線地鐵,只要十八分鐘,你就能從全美國最富裕光鮮亮麗的第五大道上東城區,到全美最貧窮、暴力、毒品氾濫的南布朗克斯區(South Bronx)。」

看過一書,尚無中譯本(On The Outside Looking In-- A Year in an Inner City High School),記者(Christina Rathbone)從主流價值,走入都市底層高中,紀錄一年,克莉絲汀‧雷芙寶天天跟高中生上學,跟他們交朋友,甚至了解每人家庭狀況、困境。當過記者的人便知,要持續不斷紀錄一個地方、一群人,要奉獻多少心力精神,有時搞不清楚自己還能置身事外嗎?

她(Rathbone)說離開紐約西區高中,闔起一年筆記,太沉重,幾無法提筆,只好遠遊,才有勇氣回顧書寫歷歷。

書從西區高中校長愛德華(Edward Reynold)蹲地,洗刷牆壁塗鴉寫起,暗示此所高中的環境及情況,此高中乃學生最後機會,少年少女被轉學多次,無學校願收,有的超齡(大於十八),有的不足齡(小於十四)。被流放主流社會邊疆的少年,童年記憶極其傷痛,日子繼續艱難,他們性本善卻難免憤怒、與世界格格不入;行為乖戾,絕非毫無來由。

15歲的納歐咪從小被毒打,父親潑她一整鍋熱湯,13瑞契兒已被繼父強暴多年,媽媽常因吸食海洛因正high,根本不知道她發生何事,馬尼小小年紀是個藥頭,他父親有藥癮。

聰明上進,愛畫畫的喀麥隆移民小男孩雷喜,天天從頭到腳都著亮橘色衣鞋,有個凜冽冬日,仍穿薄棉橘外套的雷喜發高燒,老師要他先回家休養,記者克莉絲汀‧雷芙寶主動提議帶男孩回家,才從小男孩吞吐中,發現他無家可歸。小男孩說:「你問我住在哪裡?我家在哪裡?我住在布朗克斯區(Bronx)、南布朗克斯區(South Bronx),在貝魯克(Baruch)、史坦頓島(Staten Island)、偏遠皇后區(Corona & Elmhurst),因為媽媽從一個收容所遷到另一個收容所,我讀過一間、兩、三、四、五、六、七間高中,現在先去阿姨家,因為近一點。」冷雨十一月,記者跟高燒中,單薄衣裳的小雷喜,轉乘好幾次地鐵、公車、行走,花了兩個多小時才到他口中,很近的阿姨家。

或許很難想像,有人縱想努力也枉然,有人生活在與生活搏鬥當中,有的人天天面對無邊恐懼及流離失所,他們不會不想力爭上游,是找不到施力點。而且,這些事,真實發生在號稱最富裕、最強大的美國,一直發生。

我也不喜搭乘地鐵時,突然上車胡亂嘶吼饒舌,搖著零錢杯要捐贈的弟兄。很多朋友說:「他們就是懶,才會沒工作,被看不起,自己造成。」我聽到,總想說話辯白,因為雖然不贊同他們營生方式,卻無立場大肆批評,否則就像晉惠帝叫飢荒沒米飯吃災民,去吃肉一般,不解民間疾苦。

一直是不關心教育議題的人。直到近期發現教育與經濟、社會、政治、法律、生活息息相關。到美國後,光用肉眼就見著的隱性種族隔離,黑人跟拉丁美裔仍大部分藍領階級,地鐵上募款從未見,白人小孩;流浪漢,九成九黑人。

美國教育政策,聯邦給大方向,各州、城自訂法案和執行,為既統一又分歧複雜的政策領域。

總統小布希2002提出為期十年,震撼教壇「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其中規定每所高中畢業生要通過英文及數學檢定測驗始得文憑,表現不佳學校列黑名單,連續五年可能遭關校處分,「No Child Left Behind」立意優良,重點是在縮小種族、階級鴻溝。

也讓教育報導躍上媒體黃金時段版面。

只是,標準化測驗評估高中教學,飽受批評,曼哈頓國際高中校長艾倫(Alan Krull)表示,他們學校收新移民,從完全不會英語,到四年後申請上大學,經歷從無到有過程,但「No Child Left Behind」要所有學生,同在地學生,通過英語檢定,實有困難,學校評鑑分數當然低落。

2000年驟然過世的西區高中校長愛德華(Edward Reynold),來不及看到「No Child Left Behind」實行,但試想,他的高中,收留身處艱難環境,無人願收的少年,幫每個人打造屬於獨特的技能課程,甚至配合他們打工時間,有彈性課表,他們不可能跟一般高中並駕齊驅,通過英語及數學標準化測驗。

愛德華當年曾感慨,為何一個心臟權威科醫生,為病重患者動精密心臟手術,即使病患整體死亡率,較其他專科高,仍受到無比尊敬推崇及資源協助,一所幫助最病入膏肓孩童,讓他們至少持續上學,每年有74%的畢業率,的學校,卻不受重視,被稱為二流、一團糟的地方,甚至排除主流社會之外?

校長愛德華又云,為何教育是唯一願意接觸最棘手問題的人,遭到最大不諒解的專業領域?

如孔子曰:「因材施教。」,教育是政策及施行複雜而模糊的地帶,不像科學實驗,也不能f(x)運算,有精確的統計數字--畢業率、成績,卻未必數字能說明成效,一概而論。小布希總統提「No Child Left Behind」,正希望能透過教育,縮短貧富差距,種族鴻溝,能否扭轉奇蹟未定之天,各大媒體關注,也有越來越多記者進駐學校,紀錄感人故事,也調查報導成效,如時代雜誌六月以封面故事進度報導「No Child Left Behind」。

困頓小朋友們,天天坐紐約地鐵,穿梭最富裕和最貧窮的區域,到曼哈頓上學,我們都看見他們存在,卻也假裝看不見嗎?連我,最無仁心於教育的人,也偶看幾篇報導而書有感。

5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哇喔~ 是印刷機壞了嗎~
紐約的夜生活真是多采多姿

08:12 提到...

好文,是該寫出這樣格局的文章!08:12得多多加把勁。

讓我想起最近看的一部電影"Pursuit of Happiness 當幸福來敲門",我們一向掌握太多幸福與資源,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

01:26 提到...

好文,我也正要這麼說!我不該儘寫些雞毛蒜皮事,要跟11:22好好學習擴大格局!

接08:12的話,"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故意把i作y,裡面主角說一段美國精神(以下quote從IMDB擷下來),這段讓我印象挺深刻,強調pursuit,而不是擁有。主角這樣講,方才讓我發現這裡面的差異,很有趣:
Christopher Gardner: It was right then that I started thinking about Thomas Jefferson on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nd the part about our right to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And I remember thinking how did he know to put the pursuit part in there? That maybe happiness is something that we can only pursue and maybe we can actually never have it. No matter what. How did he know that?

04:06 提到...

幸怡,我也覺得那些話好有趣,我相當喜歡那一段,幸福需要追求,可能我們永遠都得不到!

05:01 提到...

很喜歡你這篇文章,能近取譬,深入淺出,意正辭婉,氣度恢弘。

「No Child Left Behind」在美國是飽受爭議的教育法案。曾因採訪創造力電子報去聽了幾個研討會,不少國外學者都有提到。有些人想法或可簡化為要求基本學力將抑止小孩的創造力,一如同國內教改學者的主張。有些則是希望給孩子在不公平的社會裡能有一個稍微公平的起跑點,很像台灣對於公立高中與聯考的認知。

很難說誰對誰錯,但能關注貧窮人家小孩的處境,我覺得才是教育最根本的作用。